第321章 钱和技术都要留下来(1 / 2)

12月31号,跨年夜的那天晚上,岚韵湖热闹非凡。

一般来说,外国人喜欢在节庆时候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开party,而中国人,越是重大的节日,越是不会出门参加朋友聚会,而是和亲人在一起,所以娱乐场所在年节期间一般都是比较冷清的。

但凡事都不绝对,十个人有九个人回家过节,那还有一个人在外面游荡呢,滨海市几百万人口,不要说十个有一个不回家,就算一千个有一个不回家,那就是个不小的数字。

哪些人不回家呢?

一批新崛起的年轻老板,虽然赚的钱暂时还不能和顶级老板相比,但这些人大多从事的行业比老一代更加有前景,年纪更轻,和很多老一代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发了,纯粹沾国家发展的光不同,这帮人很多是有一定眼光和不错的商业能力的,组成了滨海市的第二梯队,后起之秀。

这些人有朝气、洋派、喜欢玩,过节喜欢在一起聚会,不光是元旦,之前的圣诞,岚韵湖这边就很热闹。

其中还有不少,都是像温玉春这样的外地人,春节是要回家的,元旦却是不必。

温玉春隐隐约约就是这帮人中的代表人物,‘老大哥’一样的存在。

这次他倒是找准了定位,和梁一飞这个层级相比,温玉春还差了点,和那帮后起之秀相比,温玉春又是高出一截来,正好可以充当双方之间的沟通的桥梁,年轻一代乐意跟着温玉春后面混,即有实惠,也能开拓眼界,梁一飞也愿意从温玉春那边,认识一些有前途的年轻人,了解一下这一代的年轻企业家是怎么想的。

除了这些人,还有不少在滨海的外国人,滨海市企业多,在企业改革大潮下,不仅仅是淘汰一批拖后腿的僵尸企业,同时,也下了大力气,扶持一些有前途的企业,用聘请外国工程师、和外资合作,等等方式,为这些企业注入新的活力,学习技术,提高管理,走向现代化。

滨海市的外国人不少。

圣诞、春节,中外不同,但是元旦跨年,全世界都是一样的。

和想象中满场金发碧眼不同,目前国内最多的外国人,大多来自日本。

中日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得清的,如果可以选择,可能大多数的中国人和日本人,都希望对方的国家忽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,可事实上这不可能,于是只能在磕磕绊绊中,以利益为连接,或者是朋友,或者是敌人。

虽然西方主要国家都已经和中国建交,但是由于文化地域和政治等等原因,对于中国始终存在着技术封锁,相反,倒是同为亚洲的日本,自从重新建交后,和中国之间的交流往来十分频繁。

目前全国主要发展的是工业,而在这方面,日本的确是一个值得中国乃至全世界学习的大师,大量的彩电、冰箱、录像机等等电器生产线都是从日本引进的,一大批日本工程师随之来到了日本。

开放的是市场,在给予外国企业极大优惠,外国工程师高于国人几十倍的同时,大陆也在飞快的学习外国的技术,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,一直延续多年,也颇见成效。

就连岚韵湖歌舞厅有不少服务模式,都是跟着日本歌舞伎厅学过来的,还有餐饮部的刺身,基本都是每天上午去机场提的日本新鲜货,成本高到一塌糊涂,然而也是全省少数几家日本菜里最正宗的一家。

当然,日本那点菜,说到底,包括刺身在内的大半,也是唐朝流过去的。

梁一飞是典型的商人思维,最早发现日本人比较多之后,还特意在演出中,加入了少量的日本传统歌舞:就是那种脸涂抹的十分白的传统戏。

这东西第一次看挺吓人的,觉得咿咿呀呀,矫揉造作没什么意思,可是看久了,不得不承认,它的确有它的韵味所在,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的精准到位,仪式感十足,别看就拿着个小扇子原地动几下可是体力消耗十分大。

有次听省通信公司的一个日本工程师聊天,说日本地域狭小,资源贫乏,古时候大多数农民是吃不饱饭的,所以日本传统戏曲和日本的食物一样,小而精致,讲究在细小处见功夫,用有限的资源、场地,把结果做到最好。

生产制造也是同样的道理,每一处都求极致,每一关都最严格。

当时一起吃饭的,还有通信公司的一个副总,那位大腹便便的领导同志显然没把这番话当一回事,眼睛就黏在了台上的女演员身上,问梁一飞日本和服是不是不穿内衣?

梁一飞当时真想一酒瓶砸他那张胖脸上,以人民的名义。

31号晚上,梁一飞在歌舞厅里应酬,又看到了那位日本工程师,笑着打了个招呼,说:“高杉桑,明天餐饮部会有你最喜欢的河豚,你可要乘早来哦。”

通讯公司的质检工程师高杉城源正和一般子日本工友喝酒,这帮子日本人,白天工作一本正经,到了晚上出来喝酒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,群魔乱舞的,看到梁一飞来了,高杉城源豁然一下站起来,好悬没站稳,一手扶住了卡座沙发靠背,一手整理了一下松散的领带,冲梁一飞鞠了一个躬,满口酒气但是一脸认真的说:“梁先生,您还记得鄙人的小小爱好,实在太不好意思了,哦远离家乡,最大的愿望就是尝到家乡的味道!真怀念冬天已经怀孕准备产子的河豚啊,那是从寒冬到春天的味道,那是渡过死亡迎来新生的味道!”

梁一飞就烦这帮日本人这样,屁大点事,都要搞得好有哲理,感慨人生的样子,好像都要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