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五十七章 铸币(1 / 2)

独断大明 官笙 6682 字 6天前

朱栩到底也没睡成两个时辰,洗漱一番,揉着脸来到御书房。

听完周应秋见朱由检的全过程,若有所思的点头道“你是说,天下官员对新政的认同或者理解还是不够?”

周应秋微肃着脸,沉思着道:“应该不是不够,而是他们心有抵触,不愿接受,所以也不肯去了解,即便是有朝廷的鞭策,他们也不肯多走一步。”

朱栩明白周应秋话里的意思了,他的改革很突然,整个大明都没有思想准备,在思维固定,甚至已经僵化的现在,哪怕再合理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,更何况这场改革显得非常的‘蛮横’。

“皇家政院那边的政务班,怎么样了?”朱栩道。

周应秋道:“因为三番两次的被打断,并不顺利,加上皇上有意整肃底层吏治,臣打算今年开始,京官可以放缓,省级官吏轮流进京受训,暂定为期三个月。”

朱栩手指敲着桌面,思索着道:“在各省政院也准备开课吧,从省里的官员开始,过一阵子,府一级也可以开始,革新革新,到了革命思想的时候了。”

经过几年的磨合,新政日趋完善,课纲,教授队伍日渐成熟,该是铺开的时候。

周应秋稍稍一想,道:“是,吏部有这个打算。另外,臣还想吏部也筹建一份报纸,专门用来介绍新政,吏部的政务,给天下士林解惑。”

朱栩心里一动,笑着道:“这个主意不错,这样吧,六部各设一份报纸,以六部命名,然后礼部的现在移交给内阁。”

周应秋怔了下,旋即道:“皇上圣明,内阁的报纸,臣认为该命名为:景正朝报。”

朱栩看着他笑了笑,没有点破他的小心思。手指在桌面敲击不断,清脆的马蹄声不止。

大明要进入一个新时代,舆论导向非常的重要,现在抢夺、控制还来得及。

周应秋看着朱栩,迟疑一下,道“皇上,关于刑部尚书,顺天府府尹,不知皇上心中可有人选?”

朱栩神色不变,虽然阮大铖这件事来的突然,人才储备他都是一直在做的,心念一转,道:“沈珣任刑部尚书,陈奇瑜任顺天府府尹。”

周应秋没有丝毫犹豫的抬手,道“遵旨。臣将与曹公公,毕大人,孙大人,靖王一起与二位大人面谈。”

朱栩点头,这五人分别代表着司礼监,也可以说是他这个皇帝,毕自严,孙承宗是内阁,周应秋是吏部,靖王是督政院。

“嗯,选人,用人,一定要谨慎,各方面都要严格把关,不要有一丝差错。”朱栩道。他即将准备对底层进行清洗,需要保持高层的团结与稳定。

周应秋道:“皇上放心,去年八月之后,在京的三品以上每半年都会摸一次底,京外的巡抚,总督,参政参议也是半年一次,有问题都会及时清理。”

这些朱栩倒是都很放心,喝了口茶,道“政改,你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?”

周应秋抬头看了眼朱栩,低着头沉吟一会儿,道:“皇上,现在我大明上下的目光都聚集在政改上,压力丛丛,阻碍密集,并非是好事情。”

朱栩手指微顿,心有所动的看着他道“你是说……要想办法,转移一下注意力?”

周应秋抬手,道:“是,并且是那种短暂转移,可以迅速来回来,可控的大事。”

朱栩心里会意,笑着道:“好,朕知道了,朕来想办法。你回去之后,还是要抓紧完成政改,这才是当前的头等要务,不能懈怠。”

“臣遵旨!”周应秋道。

目送周应秋离开,朱栩长吐一口气,轻声自语道:“近来的压力确实很大,得想办法缓解……”

虽说大明内忧外患,可相对来说也算平稳。

黄太吉与科尔沁暂时还没有能力扣边,西南的民乱也被控制住,日本已经闭关锁国,沿海没有倭寇,南方的海上的荷兰人,西班牙人威胁还可稳妥应对,安南现在正在割据混战,缅甸忙着统一战争,都无暇来侵扰大明。

草原上,朱栩的手还伸不了那么长,西南诸省平稳,日本倒是个好选择,不过海军还不够成熟,没有把握,海上更是,能动手的,也只有安南与缅甸了。

朱栩思忖着,翻起右手边的奏本。

对大明朝廷来说,不断的革新计划可以说是日新月异,可落到实处,影响到天下的,还是微乎其微。朝廷颁布政策是一回事,执行、落实又是另一回事。

大明的整个社会氛围,其实并没有多少改变。

毕自严等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,一面在完善政改,一面与各地的巡抚,参政不停的讨论,叙话,用尽办法的希望他们能认真,深入的执行朝廷的革新计划,推动政改的深入。

周应秋回去没有多久,内阁及六部都开始着手准备新的报纸。

名字起的非常有意思,除了内阁的景正朝报,吏部的是‘吏部时报’,工部的是‘工部达报’,礼部的是‘礼部制报’,刑部的是‘刑部案报’,户部的是‘户部闻报’,兵部的‘兵部边报’,督政院的是‘督政院报’。

都是言简意赅,通俗易懂。

八张报纸第二天开始试运行,同时传令各省进行更改。

这些报纸前期都是免费的,在各个商贩,驿站,衙门等地可以随意领取,领完为止。

不管怎么说,大明的识字阶层对朝政还是非常关心,这些报纸往往不足半个时辰就被拿走一空,‘饥饿营销’促使议论声更加的热闹。

鱼藻宫。

李解语给朱栩盛着番薯稀饭,笑着看向无精打采的小永宁道:“公主,这是怎么了?”

小家伙的头磕在桌上,有气无力的看了眼李解语,长叹了口气,一副老气横秋的语气道:“太后娘娘心情不好,总是欺负人家……”

朱栩没有理会这丫头,自顾的拿起馒头吃饭。

李解语给小永宁也盛好一碗,坐在边上轻声笑道:“娘娘近来心情不好,公主还是不要捣乱。”

小家伙撇了撇嘴,抬头看了眼饭碗,拿起筷子道:“皇叔,能不能换别的,每次都吃这个,人家都瘦了……”

“坐起来。”朱栩拎着她的耳朵道。

“啊啊啊……”小家伙惨叫几声,不情不愿的坐起来。

李解语给小永宁夹了几道菜,道:“公主,这番薯很可口的,京城的普通人家都喜欢吃。”

番薯作为一种经济实惠的新的主食,在大明各地迅速铺开,有力的打压了粮价,这也让朱栩能够更轻松的收购更多的战略储粮。

皇宫里向来节俭,小家伙不是第一次吃,拿着筷子翻了一会儿,转头睁着大眼睛看向朱栩问道:“皇叔,我可以种番薯吗?”

“种番薯?”朱栩看了她一眼,想了想,笑道:“可以,在御花园,你喜欢种什么都行。”

小家伙闷闷的应了声,开始吃饭。

朱栩没有理会,这小丫头给三分颜色就上天。他一边吃着,一边翻着毕自严等人昨天的会议记录。

周应秋说的士绅不交税就禁止科举,从商等等,都很具威慑力,也很容易执行。不过这不能明面上下令,只能事后告知,迫使他们老实交税。

小永宁慢慢的扒着稀饭,轻咬着番薯块,大眼睛眨动着,不时悄悄看向朱栩的侧脸。

李解语将她的小动作尽收眼底,笑而不语。

“皇叔,你今天是要出宫吗?”果然,没多久小家伙就忍不住了,转头看向朱栩,眨巴着大眼睛,抿着嘴,一副很乖巧模样。

朱栩继续看着会议记录,淡淡道:“你是知道了这才跑过来的吧?”

小永宁小脸一变,嘻嘻笑道:“人家是无意中听到的,皇叔,太后娘娘这几天总是盯着人家,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,人家想出宫去玩……”

“不行。”朱栩拒绝的非常干脆。

小永宁瘪了瘪嘴,惙惙欲哭。

朱栩毫不理会,这丫头也是该管管了。

小丫头登时知道这招没用,而后坐直身体,哼哼唧唧的道:“都不让我出去玩,哼,本公主有办法自己出去玩……”

朱栩吃了几口,就对着李解语道:“没事多去皇嫂那坐坐,聊聊天,还有,这丫头你负责押送慈宁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