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九十一章 时态严重(1 / 2)

独断大明 官笙 3671 字 6天前

户部。

傅昌宗,周应秋两人坐在主位上,下面坐着张瑞图,蒋德璟,钱龙锡,贺虎成,杜文焕等六人,他们是湖广,云南,广西的巡抚与总督。

傅昌宗谈笑春风,道:“诸位大人都知道,皇上的大战略,就是兴兵强国,兴兵强国与国富民强是相辅相成的,离开哪一个都不成,天启之前,吏治败坏,文成忙于党政,武将热衷于争权夺利,军国大事往往随之牵累,屡屡不堪……”

钱龙锡,张瑞图等都暗自点头,他们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,体验深刻。

从辽东到西南,朝局之所以如此迅速败坏,文臣武将的责任最重。

傅昌宗着停下,周应秋又接着道:“西南诸省的情形诸位大人都清楚,朝廷调用了千万两白银,千万石粮食,更有大军四十多万,至今也不见平稳,皇上深为忧虑也最是看重!西南要稳,除了朝廷与西南诸省,周边各省也不能坐壁上观,之前杨嗣昌大人曾有个‘十面张网’之策,皇上认为过于激进,没有同意,但本官看来,做些必要的准备是无可厚非,六位大人要去的三省,都是百废待兴,弊病丛丛之地,本官希望诸位能与朝廷,与皇上同心同德,内治外修,片刻都不能耽误……”

六人都做沉色、沉思状,他们要去的这三省,同样是不省心的地方,民族复杂,地广人稀,是历来的‘烟瘴之所’,官员发配的集中地。

‘看来,朝廷是下决心要整肃这三省了……’

钱龙锡等人悄悄对视,心里沉甸甸的。

这三省太过复杂,加上现在灾情严重,真要有什么过激之举,民变都是清楚可期,这要是闹起来,最大的责任就是他们。

可过去的‘少做少错,不做不错’的办法在景正朝显然是不适用的,皇帝或者朝廷要是认为你无能,直接罢黜,那官声,名声一切就都毁了!

傅昌宗与周应秋自然将六人的神色尽收眼底,两人一唱一和,与这些大人畅所欲言,大谈眼前的困难与未来的光明。

一来是为了消除他们的心中芥蒂,二来鼓舞打气,三来也是不动声色的施压。

这些人没有谁是初出茅庐的傻子,都能明白傅,周两人以及朝廷的用意,耐着心听着,同时也在思索着‘新政’的一条条,如何能够‘安稳’的落实下去。

周应秋的话落下,等了一会儿,傅昌宗又道“东南沿海各省情势相对复杂,尤其是云南,皇上与朝廷并不要求一步到位,凡事可以慢慢来,制定好详细计划,紧致且有效的推动,实现‘政改’目标……”

湖广,云南,广西这三省也是相对困难的,灾情不比西南弱,好在靠近江南富裕的省份,朝廷控制力强,不会出大事情。

相对于江南富裕的两省,这三省的‘政改’可以慢一点,朱栩不能一下子向整个大明开战,分清主次矛盾,先主后次,有序有节奏的来。

张瑞图,蒋德璟等人都没有话,这个时候必须要谨言慎行,皇宫里的皇帝怒气未出,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降下来,什么人会倒霉,他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平平安安的离京。

不止是傅昌宗,周应秋在做,内阁,其他尚书都在找其他巡抚,总督,以这种‘喝茶聊天’的方式,给这些总督,巡抚消除芥蒂,同时施压。

周应秋,傅昌宗正与这些巡抚,总督‘聊天’,一个户部吏快步走进来,在傅昌宗耳边低语了几句。

傅昌宗神色微沉,继而不语。

魏忠贤的动作并没有刻意藏着,傅昌宗在京城也是手眼通天,魏忠贤的议事还没有结束,他这边就收到风了。

傅昌宗是最了解朱栩的人,猜到他在酝酿大事情,却没有想到,大到这种程度!

周应秋看着傅昌宗的神色,向着蒋德璟几人笑着道:“那今天就到这里吧,再过两天,事情都定下来,诸位就可以离京了。”

蒋德璟等人都是双眼一亮,连忙起身道:“谢周尚书,傅尚书。”

周应秋客气的将几人送出去,刚回来,傅昌宗就道:“魏忠贤要动手了,这一次,天翻地覆……”

周应秋是在外人看来的皇帝心腹,实则他心底很清楚,所以向来谨慎,有分寸,不像傅昌宗手段那么多,没有那么多顾忌,因此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情形,坐下道:“魏忠贤?他要做什么?”

傅昌宗神色沉凝,道:“他手里握有北直隶两百多个大大官吏的把柄,其中再衍生数百个士绅,已经在准备动手了。”

周应秋脸色陡然大变,这些肯定只是初步的,一旦魏忠贤放开手脚的动起来,这个数字只怕要翻个好几倍,北直隶的所有官员,甚至包括六部,内阁都要被牵扯进去!

周应秋同时恍然,沉默着的皇帝,早就磨好刀,只等时间了。

“走,进宫,在皇上出宫之前,务必要将这件事控制住,不能任由魏忠贤肆意胡来!”周应秋沉声道。

魏忠贤是什么人,他的那些手段,周应秋最清楚了,真要是放他出闸,有皇帝作为后盾,天下将无人可制!

傅昌宗坐在那不动,眉宇间凝色更重。

周应秋眼神再变,道;“还有其他事情?”

傅昌宗欲言又止,以他的能力还有对朱栩的了解,如果只是一天半天,他或许察觉不出什么,可皇帝已经出宫一天多了,他怎么可能还半点都无所觉?